1、第二种理论由奥地利作家梅利沙·穆勒提出,她认为是一个在商店打扫卫生的女人告的密。这个叫里娜·哈托格的女人在战争中失去了儿子,她的丈夫在奥托的防腐剂公司工作。穆勒认为哈托格告密的动机是她不想再失去丈夫,因为如果他们被发现帮助弗兰克一家就会被驱逐。
2、导读:《安妮日记》是作者安妮·弗兰克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。战争结束,安妮的父亲奥托·弗兰克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,将日记出版问世。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,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。
3、安妮本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德籍犹太人家里,为了躲避纳粹党的残害而移居荷兰,不久,纳粹党占领了荷兰,便开始四处搜捕居住在荷兰的犹太人,安妮的姐姐玛格收到了被拘捕的传票,因此安妮一家便提前开始了秘密小屋的生活。随即,温达安先生一家和牙医迪赛儿也先后搬进了秘密小屋。
4、《安妮日记》的高中课文概括如下:背景与起因:安妮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德籍犹太家庭,为躲避纳粹党的迫害,全家移居荷兰。然而,纳粹党占领荷兰后,开始搜捕犹太人。安妮的姐姐玛格收到拘捕传票,迫使安妮一家提前开始秘密小屋的生活。
5、故事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:安妮一家是犹太人,为了躲避德军,安妮一家和邻居一起藏到了他爸爸公司的密室。在公司员工的帮助下,躲避了德军的疯狂追杀。可是最终又一个人告了密,所有人都被抓走了,只有公司的打字员小姐带着安妮的日记逃了出来……在故事的后续中,描写了德军的残忍。
6、然而由于他人告密,秘密小屋中的所有人均被关入集中营,日记被迫中断。另一方面,在阁楼中度过的25个月也是安妮开始进入青春期的时期,她的生理上、心理上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被真实地记录下来了,因此《安妮日记》也是一位少女成长过程的真实记载。